污水處理的發展—二級處理階段(下)
脫氮除磷工藝
20世紀50年代,水體富營養化問題凸顯,脫氮除磷成為污水處理的另一主要訴求。于是,在活性污泥法的基礎上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脫氮除磷工藝
A2O工藝
70年代,美國專家在A/O工藝的基礎上,再加上除磷就成了A2O工藝。我國1986年建廠的廣州大坦沙污水處理廠,采用的就是A2O工藝,當時的設計處理水量為15萬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采用A2O工藝的污水處理廠。
氧化溝工藝
A2O工藝是將生物處理厭氧段和好氧段進行了空間分割,而氧化溝則為封閉的溝渠型結構,結合了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的特點,集曝氣、沉淀和污泥穩定于一體。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不斷地循環流動,系統中能夠形成好氧區和缺氧區,進而實現生物脫氮除磷。氧化溝白天進水曝氣,夜間用作沉淀池。活性污泥法相比 , 其具有處理工藝及構筑物簡單、泥齡長、剩余污泥少且容易脫水、處理效果穩定等優勢。
兩段法工藝
早期的兩段法只是將一套活性污泥法的兩組構筑物串聯,一段和二段曝氣池體積相同,且多合并建設,大部分有機物在第一段被吸附降解,第二段的污泥負荷很低,其出水水質要優于相同體積曝氣池的單級活性污泥法。然而,由于第一段曝氣池體積減小了一倍,相當于污泥負荷增加了一倍,處在易發生污泥膨脹的階段,運行管理較為困難。
SBR工藝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藝是在時間上將厭氧段與好氧段進行分割。20 世紀70 年代初由美國Irvine公司開發。它在流程上只有一個基本單元,集調節池、曝氣池和二沉池的功能于一池,進行水質水量調節、微生物降解有機物和固液分離等。經典 SBR 反應器的運行過程為:進水→曝氣→沉淀→潷水→待機
ANAMMOX-SHARON 組合工藝
1994年,荷蘭Delft大學開發了厭氧氨氧化(ANAMMOX)技術,厭氧氨氧化菌在缺氧環境中,能夠將銨離子(NH4+)用亞硝酸根(NO2-)氧化為氮氣。
1998年,荷蘭Delft大學基于短程硝化反硝化原理開發了SHARON工藝,首例工程在荷蘭鹿特丹DOKHAVEN水廠。其基本原理是在同一反應器內,先在有氧條件下利用亞硝化細菌將氨氧化成NO2-;然后再在缺氧條件下已有機物為電子供體將亞硝酸鹽反硝化,形成氮氣。工藝流程縮短且無需加堿中和。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比可減少25%的供氧量及40%的反硝化碳源,有利于資源能源的回收利用,更適用于碳氮比濃度較低的城市廢水。
-
1
污水種類概述,看看你是哪一...
4325
2
-
2
什么是污水?
6879
2
- 3 一分鐘搞懂絮凝和混凝 3244
- 4 污水處理絮凝小知識(2) 2425
- 5 污水處理絮凝小知識(1) 2734
- 6 關于污水處理污泥的各運行參... 3772
- 7 污水處理活性污泥訓話要求 2710
- 8 污水處理氧化技術(下) 2575
- 9 污水處理氧化技術(上) 2565
- 10 活性污泥馴化過程第四階段 3349
- 11 活性污泥馴化過程第三階段 2613
- 12 活性污泥馴化過程第二階段 2642
全國熱線:400-847-8878
座機熱線:027-65330820
企業郵箱:glhb@glhbgs.com
公司地址:武漢市漢陽區江城大道358號欣隆壹號公館5A座7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