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污水處理中主要膜技術的應用
客戶見證
工業污水處理膜處理技術
工業污水處理中主要膜技術的應用
一、連續膜過濾(CMF)技術是最廣泛使用的膜法水處理技術
二、浸沒式膜過濾(SMF)技術是大規模水處理工程使用的水處理技術
三、反滲透技術(RO)是國內外最穩定使用的水處理脫鹽技術
四、連續電解除鹽(EDI)是國內外最先進的水處理脫鹽技術
中水回用的膜技術應用
一、中水回用技術簡介
膜法是中水回用水處理常采用的一種方法,是指各種水經過微濾或超濾系統過濾,去除懸浮物、有機物等大顆粒雜質后,再經過納濾、反滲透系統進行脫鹽的水處理方法,簡單地說就是指MF(或UF、MBR)和NF/RO相結合的一種水處理方法,如果需要水質進一步脫鹽,可采用離子交換樹脂或EDI工藝,目前已在污水回用、煉油、化工、化肥、發電等比較大型的領域中得到比較成熟的應用。
▲中水回用工藝
二、中水回用——膜生物反應器( MBR )
MBR是一種將高效膜分離技術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結合的新型高效污水處理工藝,它用具有獨特結構的MBR膜組件置于曝氣池中,經過好氧曝氣和生物處理后的水,由泵通過濾膜過濾后抽出。它與傳統污水處理方法具有很大區別,取代了傳統生化工藝中二沉池和三級處理工藝。通過MBR工藝的處理,污水能夠實現回用。
MBR的COD去除率大于93%,能去除絕大部分的懸浮物,出水水質良好穩定。適用于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處理。
MBR工藝特點
(1) 對污染物的去除率高,抵抗污泥膨脹能力強,出水水質穩定可靠,出水中沒有懸浮物;
(2) 實現了反應器污泥齡STR和水力停留時間HRT的徹底分離,設計、操作大大簡化;
(3) 膜的機械截流作用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生物反應器內可保持高的污泥濃度,從而能提高體積負荷,降低污泥負荷,且MBR工藝略去了二沉池,大大減少占地面積;
(4) 由于SRT很長,生物反應器又起到了“污泥硝化池”的作用,從而顯著減少污泥產量,剩余污泥產量低,污泥處理費用低;
(5) 由于膜的截流作用使SRT延長,營造了有利于增殖緩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生長的環境,可以提高系統的硝化能力,同時有利于提高難降解大分子有機物的處理效率和促使其徹底的分解;
(6) MBR曝氣池的活性污泥不因產水而損失,在運行過程中,活性污泥會因進入有機物濃度的變化而變化,并達到一種動態平衡,這使系統出水穩定并有耐沖擊負荷的特點;
(7) 較大的水力循環導致了污水的均勻混合,因而使活性污泥有很好的分散性,大大提高活性污泥的比表面積。MBR系統中活性污泥的高度分散是提高水處理的效果的又一個原因。這是普通生化法水處理技術形成較大的菌膠團所難以相比的;
(8) 易于一體化,易于實現自動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三、中水回用——納濾(NF)
納濾(NF)是介于超濾與反滲透之間的一種膜分離技術,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圍內,孔徑為1-10納米,因此稱納濾。
四、中水回用——反滲透(RO)
反滲透又稱逆滲透,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溶液中分離出溶劑的膜分離操作。因為它和自然滲透的方向相反,故稱反滲透。根據各種物料的不同滲透壓,就可以使用大于滲透壓的反滲透壓力,即反滲透法,達到分離、提取、純化和濃縮的目的。
把相同體積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濃液(如海水或鹽水)分別置于一容器的兩側,中間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的穿過半透膜,向濃溶液側流動,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個壓力差,達到滲透平衡狀態,此種壓力差即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決定于濃液的種類,濃度和溫度,與半透膜的性質無關。若在濃溶液側施加一個大于滲透壓的壓力時,濃溶液中的溶劑會向稀溶液流動,此種溶劑的流動方向與原來滲透的方向相反,這一過程稱為反滲透。
格林膜技術應用案例
● 工程名稱: 湖北容百鋰電材料有限公司污水處理站
● 類型:重金屬鋰鹽廢水
● 客戶:上市企業
● 污水處理能力:500噸/天
● 詳情:
湖北容百鋰電材料有限公司容百科技鄂州5-1期項目廢水處理系統,于2021年完工并交由格林公司運行。主要污染源包括生產廢水、沖洗廢水、除塵塔排水、環冷卻水排水及純水制備廢水以及初期雨水,生產廢水中含有重金屬及鋰鹽。整個污水站采用零排放的標準,通過超濾、RO反滲透、MVR蒸發器工藝達到廢水的再次回用。
● 工藝流程
調節池-沉淀池-中間水池-靜電吸附-超濾-一級RO-軟化樹脂-二級RO-MVR-回用水
● 排放標準
零排放
● 湖北容百鋰電材料有限公司污水處理站
工業污水處理 |
污水處理成功案例 |
污水處理系統改造 |
污水處理解決方案 |
武漢格林環保設施運營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C)2017 網絡支持 生意寶 著作權聲明 鄂ICP備14006768號 公安機關備案號:420105020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