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工業污水處理好氧顆粒污泥的培養
工業污水處理活性污泥工藝的運轉好壞首要依賴于反應器中構成污泥的質量。最新研討結果表明,在活性污泥反應器中發明必定條件可培育出高活性的SND顆粒污泥,其顆粒標準在500μm左右,具有杰出的沉積功能和較高的SND速率。
依據現在普遍接受的污泥絮體理論及在曝氣池中通常觀測到的污泥顆粒大小(約為100μm )可知,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污泥顆粒的緊密層可進一步增大,進而構成SND顆粒污泥。還有研討結果表明,工業污水處理在反硝化條件下活性污泥絮體能構成功能優秀的顆粒污泥。 以往以為在曝氣池中因為水流紊動劇烈、剪切力較大,污泥顆粒標準在到達100μm后就很難增大了。選用微氧電極對DO在顆粒內部擴散的研討結果表明,當DO為1~2 mg/L時,O2在污泥顆粒內的擴散深度約為100μm,因此在單純的碳氧化曝氣池中的污泥標準若再增大,內部將進入厭氧狀態。現在對如安在曝氣池中進步活性污泥標準的研討報導還較少,最近Morgenroth選用厭氧顆粒污泥培育中的水力篩分法,以碳源為基質在USB反應器內培育出好氧顆粒污泥,其顆粒標準可達1~3 mm,具有優秀的沉積功能。但因為曝氣池中O2的供應是約束因素,當顆粒變大后其均勻活性并不高(內部很多污泥處于厭氧狀態),且跟著運轉時刻的延伸,污泥活性或許進一步退化。 在SBR體系中選用縮短沉降時刻可截留住那些具有較高沉速的生物顆粒,培育出的工業污水處理顆粒污泥可達3.3 mm(也有僅為0.3~0.5 mm的),其中簡直不含絲狀菌,悉數由細菌組成。顆粒化不是由微生物品種決定的,而是與操作條件有關,曝氣池中的攪動強度或混合程度及曝氣產生的剪切力對顆粒污泥的構成都有較大影響。好氧顆粒污泥的構成機制現在還不完全清楚。在SBR反應器中,DO保持在0.7~1.0 mg/L時運轉一個月可基本完成顆粒化,且COD、NH3-N、TN去除率高達95%、95%、60%,顆粒中無絲狀菌,SVI為80~100 mL/ g,SS為4~4.5 g/L。好氧顆粒污泥在顯微鏡和曝氣狀態下都可觀察到,其活性即便在DO<1mg/L時也很高,有機物和氨氮負荷可達1.5kgCOD/(m3•d)和0.18kgNH3-N/(m3•d)。
可構成好氧顆粒污泥的微生物不僅僅局限于甲烷菌,人們觀察到酸化菌、硝化菌、反硝化菌及好氧異養菌也能構成顆粒污泥。好氧顆粒污泥首要由桿菌組成,無絲狀菌。這些都是在連 續運轉操作中發現的,現在工業污水處理在SBR體系中也有發現(因為顆粒污泥的快速沉降還可有用縮短沉降時刻)。
![]() |
一體化物化生化處理池:原理與應用.. | [2025-04-18] |
![]() |
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第七屆生態環保產業..... | [2025-04-17] |
![]() |
MBBR技術提升污水處理效果.. | [2025-04-17] |
![]() |
新品發布|生物衛士BioGuard?幫您診斷.. | [2025-04-16] |
![]() |
雙氣浮工藝:污水處理的雙刃劍.. | [2025-04-08] |
![]() |
工業污水分質處理:精準治理新路徑.. | [2025-04-16] |
![]() |
工業污水資源化:政策賦能綠色轉型.. | [2025-04-15] |
![]() |
智能化轉型:工業污水治理的破局之路.. | [2025-04-14] |
![]() |
生物濾池:高效凈化的“生態衛士”.. | [2025-04-08] |
![]() |
機械脫水:污泥含水率的極限挑戰.. | [2025-04-07] |
工業污水處理 |
污水處理成功案例 |
污水處理系統改造 |
污水處理解決方案 |
武漢格林環保設施運營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C)2017 網絡支持 生意寶 著作權聲明 鄂ICP備14006768號 公安機關備案號:420105020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