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地下式污水處理廠運營方式分析
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常用的布局有3種,即全地下式雙層加蓋、半地下式雙層加蓋、全地下式單層加蓋。其中全地下式雙層加蓋的布局由于其密封性能好,景觀效果好,對周圍環境影響小,上部空間可以作為公共開放區域的特點而獲得了更廣泛的應用。
首先,在地下式污水處理廠的設計中,考慮到污水處理廠管理工作的人性化和便利化,綜合樓一般會被放置于地面。同時由于地下式污水處理廠的空間布置形式在極端天氣情況下或事故工況下被淹沒的風險極高,出于增強供電安全性,增強事故處理保障性及減小事故損失的考慮,主配電間放置于地面也是被推薦的布置方案。如必須考慮將主配電間合建于地下,則應考慮多重防止淹沒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多道進水閘門、進水速閉閘、雨水泵井和大功率排水泵、水密門等。
除了前述在廠區地面層設計中的合理布置實現對工程造價的控制外,還有一些措施應當在設計中被特別注意:
對于地下式污水處理廠而言,埋深是決定工程造價的重要因素,埋深較深意味著更高的基坑圍護費用,導致地下箱體結構所需工程造價較高。但是在工程實踐中,可能出現地下箱體結構的設計底板標高與土地持力層標高接近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適當調整甚至加深地下箱體的埋深能夠大幅度減少地基處理費用,進而節約整個工程的造價,在高程設計中應予以注意。
目前,8萬m3/d以上規模的污水處理廠地下箱體結構上部設施所占用的面積一般為箱體結構頂板面積的1.5%-3%;3萬m3/d以下規模的污水處理廠地下箱體結構上部設施所占用面積可達箱體結構頂板面積的3.5%-5%。尤其考慮到地下建筑的每一個防火分區均需設置排煙井和一個直通地面的逃生通道,以及通常每個防火分區都設有的進風井和排風井,地面設施的分布較分散,使得小型地下式污水處理廠的地面層很難有大塊連續的綠地提供公眾作為公園使用。
小型地下污水處理廠是地下污水處理廠的一個種類,具有規模小,地面設施和建筑占用率高,難以作為公共綠地使用等特點。如何發揮小型地下污水處理廠規模小、靈活性高的優勢,提高集約化程度,使其既節約用地、減少造價,又能提高環境效益是一項值得研究分析的問題。
![]() |
新品發布|生物衛士BioGuard?幫您診斷.. | [2025-04-16] |
![]() |
雙氣浮工藝:污水處理的雙刃劍.. | [2025-04-08] |
![]() |
來水復雜,污水站的破局之道.. | [2025-04-03] |
![]() |
IC厭氧反應器:工藝流程中的黃金位置.. | [2025-04-01] |
![]() |
醫藥廢水處理:難點與對策.. | [2025-03-28] |
![]() |
工業污水分質處理:精準治理新路徑.. | [2025-04-16] |
![]() |
工業污水資源化:政策賦能綠色轉型.. | [2025-04-15] |
![]() |
智能化轉型:工業污水治理的破局之路.. | [2025-04-14] |
![]() |
生物濾池:高效凈化的“生態衛士”.. | [2025-04-08] |
![]() |
機械脫水:污泥含水率的極限挑戰.. | [2025-04-07] |
工業污水處理 |
污水處理成功案例 |
污水處理系統改造 |
污水處理解決方案 |
武漢格林環保設施運營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C)2017 網絡支持 生意寶 著作權聲明 鄂ICP備14006768號 公安機關備案號:420105020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