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新產業周期下,民營環境企業路在何方?
2018年以來,環境產業進入一個調整階段,這個時期也許是漫長的、沉悶的,但也是蓄勢待發的,因為我們看到產業里的民企帶來了很多新的跡象民企應激求變,它們正在用不同的戰略選擇與創新發展催化新一輪的產業變局與重構。
在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里,對民企是這樣描述的,“當市場的大閘被小心翼翼打開,自由的水流開始滲透進來,一切都變得無法逆轉,那些自由的水流是那么的弱小,卻又是那么的肆意。”
相較于國企、外企,民企天生靈活、嗅覺靈敏、反應快捷,同時擁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和韌性,往往能夠快速捕獲和把握機遇,搶占先機,建立優勢,也正是源于這樣與生俱來的基因,在環境產業的黃金十年里,以博天環境、桑德集團、錦江環境、碧水源等為代表的民企參與創造了產業的繁榮,最終實現了與外企、國企“三分天下”之勢。
2018年以來,受危機影響,民營環境企業的境遇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頭部民企,高歌不再,融資困境和過去十余年來規模化發展所積累的危機一下子浮出水面,甚至不少企業陷入了生存危機,它們或主動或被動地調整了戰略方向。
其中,戰略調整最為明顯的路徑之一是與國資的股權合作。環境商會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超過20家環保上市民企與國資進行了股權合作,其中,錦江環境、清新環境、東方園林、環能科技等先后出讓控制權,行業逆向混改在加速。
“所有合作的前提都是要思考,如何才能更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某種程度上講,國企與民企的合作是一種市場的必然選擇”,清新環境董事張根華曾說出了大多數民企的心聲。國資民企的合作,從市場層面看,確實帶來了雙方優勢的互補,不僅緩解了民企的資金壓力,也帶來了民企在政府關系、資本、業務拓展等方面積極的影響,而優質的環保資產也能讓國企快速完成環保布局。
前不久,碧水源發布2019年三季度報,在經歷了2018年、2019年中期業績下滑之后,碧水源終于迎來了轉機。看得出,中交集團與其業務協同效應在逐步釋放。
前不久,清新環境新晉總裁李其林在環境商會的活動上也表示,與四川發展的合作,不僅帶來了資本上的優勢,更是大大拓展了公司的業務邊界,未來,清新環境將在體量、規模、產業布局上作出新的探索。也可以看到,流著25%新進國資血液的清新環境開始了新的征程。
除了與國資合作,戰略調整的路徑之二是戰略轉型,開拓新藍海,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是桑德集團。
2019年4月,環境商會榮譽會長、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正式辭任啟迪桑德(現名“啟迪環境”)董事長一職,并宣布要進一步聚焦新能源業務,他說,始于環保不止于環保,他向往的是更大的藍海。細數下來,這次戰略轉型已經是文一波帶領桑德集團至少第五次去翻越新的“山崗”,而這也恰恰與文一波和桑德一貫“敢為人先、開拓進取”的基因相吻合。某種意義上說,在文一波的世界里,藍海是既有的,也是創造的。
桑德成立伊始,主要針對工業廢水市場,在工業廢水領域做得還比較順手的時候,看到市政污水市場更為廣闊,文一波又將眼光投向了市政污水領域,打造肖家河污水處理廠樣板工程,率先試水BOT模式,項目實施三年后BOT才在我國全面爆發。其后,桑德集團又延伸至農村污水領域,SMART率先打開了鄉鎮污水市場的一片天。2002年,桑德收購國投原宜,進軍早期固廢市場,在大家還在為垃圾焚燒項目廝殺的時候,文一波又帶領桑德向產業鏈上游延伸,闖進環衛市場,通過物聯網和互聯網建立起了“天上有云、地上有網”的固廢大循環。而隨之從環衛業務之上生長出來的則是桑德集團近年來切進的新能源領域。
前不久,文一波露面,坦言在應對政策波動上民企所面臨的弱勢,2018年的危機也確實影響了民企的信心,但他相信,三到五年,產業會迎來新轉機。而當下,民營企業要放大自身在技術創新、效率等方面的優勢去適應產業發展趨勢,活下來最重要。
正如文一波所言,當前,企業戰略調整的第三條路正是錯位競爭,回歸輕資產運作。2018年以來,包括碧水源、博天環境、國禎環保、巴安水務、永清環保等企業紛紛宣布,要優化調整發展戰略,逐步回歸到聚焦“技術+產品+運營”的發展路徑。
冷靜地說,去年的產業危機絕非孤立的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日益膨脹的市場需求與供給側生產力錯配的問題。經濟下行、市場龐大、追求實效、競爭主體多元等現實情況下,“適應與進化”已經成為環境企業必修課。
環境企業的成長驅動力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資本驅動,包括國企和一些快速實現規?;l展的企業大多屬于這一類;第二種是戰略驅動,主要依靠的是大的戰略布局實現快速生長,業內比較有代表性的當屬桑德集團和博天環境。第三類,是技術驅動,包括清新環境、錦江環境、高能環境、景津環保、維爾利等。不同驅動力的企業會形成不同的成長基因,也就有著不同的戰略選擇邏輯。
過去,不少資本驅動和戰略驅動的民營企業在做大做強的過程,接通了資本,收獲快速規模化的同時也形成了對資本的路徑依賴。而這一輪PPP下來,不少頭部企業普遍感覺到“沉重”,大體量訂單、大額債務、股權質押高企、應收賬款加重……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過去單純依靠規模拉動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環境產業中,技術、運營、管理等輕資產所帶來的紅利正在新的周期下集中釋放,這或成為民營企業未來的高地。
實際上,這兩年,依靠技術驅動的企業普遍表現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形成了產業里的一股暖流。環境商會觀察到,在2019年上半年,盈峰環境、高能環境、景津環保、錦江環境、博世科、維爾利、先河環保、雪浪環境、威派格、聯泰環保、久吾高科等20余家民營上市公司實現了營收、凈利潤逆勢雙增長。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馬輝表示,未來,民營企業要找到自己可以耕的地,苦練內功,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打磨”出技術、工程以及運營管理方面的優勢,著力培養自身的三樣硬核——核心技術、核心產品和核心服務能力。
我們預測,產業下一階段,以價值驅動的輕資產運作模式將成為民營企業的主流戰略選擇之一。“如果有一天,不靠資本生活的時候,我們還能靠自己的內功和優勢存在,那是最理想的狀態。”
![]() |
一體化物化生化處理池:原理與應用.. | [2025-04-18] |
![]() |
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第七屆生態環保產業..... | [2025-04-17] |
![]() |
MBBR技術提升污水處理效果.. | [2025-04-17] |
![]() |
新品發布|生物衛士BioGuard?幫您診斷.. | [2025-04-16] |
![]() |
雙氣浮工藝:污水處理的雙刃劍.. | [2025-04-08] |
![]() |
污水站接待禮儀:細節彰顯專業.. | [2025-04-21] |
![]() |
工業污水分質處理:精準治理新路徑.. | [2025-04-16] |
![]() |
工業污水資源化:政策賦能綠色轉型.. | [2025-04-15] |
![]() |
智能化轉型:工業污水治理的破局之路.. | [2025-04-14] |
![]() |
生物濾池:高效凈化的“生態衛士”.. | [2025-04-08] |
工業污水處理 |
污水處理成功案例 |
污水處理系統改造 |
污水處理解決方案 |
武漢格林環保設施運營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C)2017 網絡支持 生意寶 著作權聲明 鄂ICP備14006768號 公安機關備案號:42010502000419